国家质检总局颁布质检特函〔2009〕89号文件,关于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并于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新颁布的固容规分为总则,材料,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与使用管理,定期检验等八个章节,无损检测部分为制造章 节的第六小结,本文主要针对《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无损检测部分的作出理解。新版容规与旧版相比较,在超声检 测部分增加了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方法的应用,从以下各几点复述对该部分的理解。
1、 第七十八、七十九条,规定无损检测人员的资格要求,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方法及无损检测工艺编制标准(JB/T4730)
2、 第八十条,规定无损检测时机。
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焊后24小时,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3、 第八十一条,定义全部检测和局部检测比例。
全部检测:100%检测,局部检测:大于等于20%。对于碳钢和低碳钢制低温容器,局部无损检测比例应大于等于50%。
4、 第八十二条,规定四种应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的情况
(1) 图样和相关标准规定应进行全部射线和超声的压力容器
(2) 第III类压力容器
(3) 按分析设计标准制造的压力容器
(4) 采用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
5、 第八十三条,列举了五种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检测方法的选择
(1) 壁厚小于等于38mm的对接接头应采用射线检测或者可记录超声检测。
(2) 壁厚大于38mm或20mm-38mm且抗拉强度下限大于等于540MPa,如采用射线检测,则每条焊缝还应当附加局部超声检测;若采用超声检测,则每条焊缝应附加局部射线检测。附加局部检测应当包括所有的丁字口焊缝,附加局部检测的比例应为原无损检测的20%。
(3) TOFD可以代替射线检测
(4) 角焊缝、T型焊缝不能进行射线或者超声检测应100%表面检测。
(5) 有色金属压力容器尽量采用X射线检测。
6、 第八十四条,规定局部检测
(1) 局部检测应有制造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指定,但所有的丁字口焊接接头以及将要被其他元件所覆盖的焊接接头应进行全部检测。
(2) 局部射线或者超声检测如发现超标缺陷时,则应进行不少于该焊缝长度的10%的补充局部检测;若仍不合格,则该整条焊缝进行全部检测。
7、 第八十五条,规定压力容器局部检测和全部检测检测级别和验收级别
(1) 局部无损检测:采用射线检测,检测级别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III级;若采用超声检测,检测级别不低于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II级。
(2) 全部无损检测:1)对GB150钢制压力容器,GB151管壳式换热器等标准中规定的全部检测、第III类压力容器、焊缝系数取1.0的压力容器以及无法进行内外部检验或耐高压的钢制压力容器,应进行全部检测,2)当采用射线检测,检测级别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II级;若采用超声检测,检测级别不低于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I级。
(3) 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或直径小于250mm但壁厚大于28mm)钢制压力容器接管对接接头无损检测比例和合格级别和主壳体焊缝要求相同;公称直径小于250mm且壁厚小于等于28mm,其检测方法、检测比例和合格级别应按相关产品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要求确定。
(4) 要求进行无损检测的角焊缝、T字缝,当采用射线检测,检测级别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III级;采用超声检测,检测级别不低于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II级
(5) 铝、钛、铜镍及镍合金等有色金属压力容器局部(20%)无损检测,当采用射线检测,检测级别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III级;铝和钛制焊接接头采用超声检测时,检测级别不低于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II级。
(6) 铝、钛、铜镍及镍合金等有色金属压力容器全部(100%)无损检测,,当采用射线检测,检测级别不低于A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II级;铝钛焊接接头超声检测,检测级别不低于B级,合格级别不低于I级。
(7) 采用TOFD,合格级别不低于II级
8、 第八十六条,规定压力容器对接接头进行全部和局部检测,采用射线和超声检测两种方法,均应合格
9、 第八十七条,进行局部检测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也应对未检测部分质量负责
10、 第八十八条,对表面检测的规定
(1) 钢制压力容器对、角缝、T字缝,按照产品或设计图样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检查结果符合JB/T4730表中磁粉和渗透检测的I级要求
(2) 铝、钛、铜、镍及镍合金等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按照产品或设计图样进行磁粉或渗透检测,检查结果符合JB/T4730表中磁粉和渗透检测的I级要求
11、 第八十九条,压力容器现场组装无损检测
(1) 在耐压试验前所有焊缝进行全部表面无损检测
(2) 在耐压试验后,进行20%表面无损检测。若发现裂纹等超标缺陷,则应进行补充检测,仍不合格,则该焊缝全部表面无损检测
12、 第九十条,做好检测记录,资料保存不少于7年。
(1) 制造单位做好无损检测记录,检测部位图应清晰、准确地反应实际检测的部位、编号和方向,正确填写报告
(2) 妥善保存无损检测档案盒底片或超声检测资料,保存期限不少于7年。
- 博主:曹智
- 个人资质: 特种设备UT-III、RT-III、MT-III、PT-III、PA-II、TOFD-II
- 原创说明:如需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联系博主!未经允许转载,将追究其责任!
关注「NDT新思想」公众号,更多干货等你来!